上海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
【作者:杨教员,编号8669 更新时间:2017-11-29】2009年,上海首次参加PISA国际测评,便获得第一的好成绩。昨天公布的PISA 2012年测试结果,第二次参加该项目测评的上海学生蝉联“世界第一”。上海基础教育成功的根源在哪里?今年10月,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oren Friedman)实地走访蔷薇小学后,他得出结论:这与上海对教师的培训和教研大有关系。
上海的教师每周有70%时间用在课堂和教学上,30%时间用于培训、发展教学技能。弗里德曼的感受,在杨浦区铁岭中学校长张孝波的身上也可以得到印证。去年,作为校长的张孝波每天像学生一样背单词、做阅读理解,经过四次考试,终于如愿赴美进修。“中国的老师,只要愿意学习愿意提高,哪怕过程辛苦波折,最终总不会孤立无助。”让张孝波发出如此感慨的,是其身后强大的教师自助互助以及政府自上而下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支持。遍布中小学的“磨课”11月4日,蔷薇小学三楼的一间教室。课桌和讲台上散放着剪刀、纸和笔,电子白板上显示着三个小朋友不同的“剪圆法”,这是数学教研组13位教师的“磨课”。为了上好“奇妙的圆”这一节课,老师们已经不止一次利用课间、放学后,甚至节假日的时间相互听课、议课、评课。这堂课,老师们以“寻宝游戏——以自己为圆心,在周围五米的地方寻宝”的设计开始,启发孩子画圆,经过无数次修改、争辩,最终磨成现在的样子:鼓励孩子以折纸、剪纸的方式创造圆。换句话说,老师们磨完课,他们给学生讲这堂课的时候,就大多穿插着“折纸”、“剪纸”的环节。国内教育界认为,这是实现课堂有效性最快最好的办法。
“在很多人看来,教育似乎多少带着些随意性。但在教育工作者看来,教学绝对是一个科学严谨的专业活,而且在中国的中小学,特别在上海,一堂课怎么教,也绝对不是老师个人的事。”静安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说道。比如在位育初级中学,每个老师准备一堂课,至少经过两次备课过程,第一次是集体备课,即由一位教师先备好课并在备课组中说课(主讲),备课组集体讨论、集体备课;第二次是个人备课,在备课组统一重点、难点、进度的前提下,形成具有个性化风格的教师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备课组每一位成员轮流担任“说课”的主讲。有集体的备课、磨课,就会有争论。
钱璟是杨浦区铁岭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教研组18个成员,“磨课”、“说课”是他们的“看家本领”。有一次,老师们对一名学生的课堂习作的好坏意见发生分歧,说好的老师觉得作文具有颠覆意义,说不好的,则完全没法接受,为怎么评判这篇习作,老师们在办公室争了起来。彼时正是课间休息时间,有学生路过办公室,被老师们的大声争吵“震撼”了,连忙跑去告诉小伙伴们,“老师们在办公室吵起来了。”胆大的孩子结伴偷偷跑到办公室门口张望,不一会就把办公室门给“堵塞”了……蔷薇小学校长沈珺将这样的“磨课”概括为校内教师“自教育”的一部分。
不仅仅是同学科老师的“互磨”,她甚至要求全校教师一起“磨”。新教师上岗见习一学期今年,毕业于湖南湘潭师范学院的张婷如愿应聘到杨浦区二十五中学当老师。不过,还没来得及在学校上课,她和同一批进来的老师们,便被派往6所不同的中小学,完成为期一学期的“脱产见习”。张婷被派往的铁岭中学是一所普通公立初中,杨浦区见习教师培训基地之一。带教张婷的正是语文教研组组长钱璟。按照见习要求,她每周必须听课5节以上,每周上课不少于2节。不过钱璟说,最好的学习是让学员自己上课。于是,在同来的9名学员里,张婷听课的时间不算多,但上课时间是最多的。除了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蜕变,张婷在这个学期里还得学会做班主任。
所以,没有别的学习任务时,张婷几乎都跟着钱璟。从早操、大课间活动、午会课,到班会课,甚至学生的秋游、运动会,或者每周五下午的拓展课等,只要有钱璟在的地方,几乎都能看到张婷。张婷参与的这个新教师培训,是上海市教委在2012年全面实施的上海市基础教育系统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上海新入职的教师不但需要教师资格证,而且需要见习考核合格后出具的《上岗证》。“这样的岗前脱产见习和医院的见习也许还不能相提并论,但是对新教师是必需的,这样出来的老师起点高。老师成长的时间越短,对学生和家长越有利。”铁岭中学校长张孝波说道。蔷薇小学的新教师们每年则送往闵行区的见习培训基地。
对于这样的“高起点”培养,校长沈珺也颇为感触:“如果仅仅靠我们校内 自教育 ,一方面骨干教师时间精力有限,另一方面新教师的成熟期会拖得很长。见习教育培训工作为学校减轻了很大一部分压力。”在岗教师5年进修1次在上海,不同阶段的教师有着不同的培训通道。比如,上海的教师每五年在岗进修一次,中级职称必须修满360个学分,高级职称要修满540个学分。沈珺、张孝波、钱璟还都参加了上海市“双名(名校长名师)工程”学习。这在业内被解读为“一线专家型名师名校长带教未来的专家型名师名校长”。
张孝波参加的是静安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特级校长)的培训基地。跟着张人利校长走访各类学校,探讨具体案例,甚至请张人利校长为托管的吴淞初级中学老师们做讲座,张孝波说:“越学习越觉得要学的还有很多。”同时,因为是上海市名校长后备基地成员,2012年,张孝波通过选拔,远赴美国洛杉矶参加“影子校长”培训项目。所谓“影子校长”,是指参与培训的校长像带教老师的“影子”一样贴身学习当地校长教育实践的每一个环节。这个培训项目自2008年开始推进,由市教委负责与美方接洽并选派学员参加。
说到“选派”,张孝波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他考了四次才通过。每次都是笔试过了,口语“栽跟头”。张孝波1980年中学毕业,那个年代的高考,英语分只按30%折算入总分,且学的基本都是“哑巴英语”。为参加此次选拔考试,张孝波特意买来四六级英语辅导资料,每天像学生一样背单词,做阅读理解。
当然,现在张孝波的英语口语已基本流利。也是因为这样的经历,张孝波决意在铁岭中学办起“口语实验室”。“ 哑巴英语 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不能让我们的孩子再吃像我们一样的亏。”从美国回来后,张孝波首先在数学和英语科目实行“走班制”。在保证每周4节课相同的前提下,留一节课分A、B班。基础较好的学生在A班,差一些的在B班,不同的班,上课进度以及作业布置都不相同。他同时开始大力提倡学生的英文阅读,减少语法训练,并从静安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借来骨干英语老师培训。“我的目标是通过三年的侧重锻炼,让整个校园的英语水平稳步提高。毕竟,这是他们这一代学生今后谋生的基本工具,也是学生了解世界,真正国际化的第一步。”张孝波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