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十大将军排名简介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3-03】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长河中,有两组熠熠生辉的名字——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这些英雄人物不仅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了赫赫战功,还在新中国成立后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二十位杰出军事将领的生平事迹、历史地位以及他们对新中国的深远影响。
一、十大元帅
1955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签署命令,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十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授予元帅军衔,因此具有极高的历史意义。
1. 朱德
朱德是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之一,被誉为“红军之父”。他早年留学德国,回国后投身革命事业,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并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长征途中,朱德始终与毛泽东并肩作战,共同指挥红军突破重重围堵,成功到达陕北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朱德任八路军总指挥,率部抗击日军侵略;
解放战争期间,他又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为全国解放作出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职,直至逝世。
2. 彭德怀
彭德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曾担任红一方面军副总司令兼前敌总指挥,领导了多次重要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彭德怀出任八路军副总指挥,转战华北地区,指挥百团大战等著名战斗,极大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担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带领部队解放了大片国土。
抗美援朝战争中,彭德怀出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指挥志愿军取得五次战役胜利,迫使美军签订停战协议。彭德怀一生廉洁奉公,刚正不阿,深受广大指战员爱戴。
3. 林彪
林彪是一位极具军事才能的将领,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崭露头角,成为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抗战初期,林彪率部参加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解放战争中,林彪指挥东北民主联军(后改称东北野战军),先后发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关键性战役,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国后,林彪曾任国防部长等要职,但因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而失去了应有的荣誉。
4. 刘伯承
刘伯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军事家,精通战略战术理论。早在黄埔军校时,他就以优异成绩毕业,之后赴苏联深造。回国后,刘伯承参加了南昌起义,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期间,刘伯承负责红军先遣队的工作,确保主力部队顺利通过险阻。抗战时期,刘伯承担任一二九师师长,开辟太行山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中,刘伯承与邓小平搭档,组成刘邓大军,驰骋中原战场,取得淮海战役等重大胜利。建国后,刘伯承长期从事军事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军事人才。
5. 贺龙
贺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927年,贺龙在南昌起义中担任起义军总指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此后,贺龙坚持游击战争,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贺龙担任八路军一二零师师长,转战晋绥边区,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贺龙担任西北军区司令员,配合彭德怀指挥作战。建国后,贺龙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体委主任等职,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6. 陈毅
陈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和军事指挥员,早年留学法国,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熏陶。回国后,陈毅积极投身革命活动,参与组织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陈毅担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协助毛泽东、朱德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抗战期间,陈毅任新四军军长,率领部队活跃于华中敌后,不断发展壮大抗日力量。解放战争中,陈毅与粟裕合作,指挥华东野战军进行一系列大规模战役,最终解放了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建国后,陈毅历任上海市市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等要职,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7. 罗荣桓
罗荣桓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长期担任党的领导职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罗荣桓曾任红一军团政委,与林彪密切配合,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抗战时期,罗荣桓担任山东分局书记兼八路军一一五师政委,领导创建了山东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中,罗荣桓继续担任东北局书记兼东北野战军政委,为解放东北发挥了重要作用。建国后,罗荣桓曾任中央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主任等职,致力于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8. 徐向前
徐向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的军事指挥员,擅长游击战和运动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徐向前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率领部队转战川陕甘等地,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据地。抗战时期,徐向前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斗争。
解放战争中,徐向前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战役,为解放华北作出了重大贡献。建国后,徐向前曾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为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9. 聂荣臻
聂荣臻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和军事指挥员,早年留学法国,接受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回国后,聂荣臻积极投身革命活动,参与组织广州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聂荣臻担任红一军团政委,与林彪共同领导部队作战。抗战时期,聂荣臻担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中,聂荣臻指挥华北野战军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战役,为解放华北作出了重大贡献。建国后,聂荣臻曾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等职,为我国科技事业特别是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10. 叶剑英
叶剑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和军事指挥员,早年留学苏联,系统学习了军事理论。回国后,叶剑英积极参与革命活动,参与组织广州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叶剑英担任红四军参谋长,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作战。抗战时期,叶剑英担任南方局副书记兼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主任,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
解放战争中,叶剑英担任华北军区司令员,指挥部队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战役。建国后,叶剑英曾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职,为我国国防事业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十大将军
除了十大元帅外,还有十位将军也因其卓越贡献而被授予上将军衔,他们是: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这十位将军同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1. 粟裕
粟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军事指挥员,尤其擅长游击战和运动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粟裕担任红七军团团长,转战闽浙赣边区,创建了苏维埃政权。抗战时期,粟裕担任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开辟了苏南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中,粟裕与陈毅合作,指挥华东野战军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战役,最终解放了长江以南广大地区。
建国后,粟裕曾任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为我国军事理论研究和军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2. 徐海东
徐海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军事指挥员,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徐海东担任红二十五军军长,转战鄂豫皖边区,创建了革命根据地。长征途中,徐海东率部担任后卫,掩护中央红军顺利突围。抗战时期,徐海东担任八路军三五九旅旅长,开垦南泥湾,创造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奇迹。
解放战争中,徐海东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参与指挥辽沈战役等重要战役。建国后,徐海东曾任中央军委顾问等职,为军队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
3. 黄克诚
黄克诚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和军事指挥员,早年留学苏联,接受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回国后,黄克诚积极参与革命活动,参与组织广州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黄克诚担任红三军团政委,协助彭德怀指挥作战。抗战时期,黄克诚担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旅长,转战晋绥边区,开辟了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中,黄克诚担任东北野战军副政委,参与指挥辽沈战役等重要战役。建国后,黄克诚曾任中央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主任等职,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4. 陈赓
陈赓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军事指挥员,早年留学苏联,接受了系统的军事教育。回国后,陈赓积极参与革命活动,参与组织广州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陈赓担任红四军参谋长,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作战。抗战时期,陈赓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转战太行山,开辟了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中,陈赓担任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司令员,参与指挥渡江战役等重要战役。建国后,陈赓曾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军事工程学院院长等职,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5. 谭政
谭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早年留学苏联,接受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回国后,谭政积极参与革命活动,参与组织广州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谭政担任红一军团政委,协助林彪指挥作战。抗战时期,谭政担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委,转战晋绥边区,开辟了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中,谭政担任东北野战军副政委,参与指挥辽沈战役等重要战役。建国后,谭政曾任总政治部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6. 萧劲光
萧劲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军事指挥员,早年留学苏联,接受了系统的军事教育。回国后,萧劲光积极参与革命活动,参与组织广州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萧劲光担任红一军团参谋长,协助林彪指挥作战。抗战时期,萧劲光担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员,保卫延安。
解放战争中,萧劲光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参与指挥辽沈战役等重要战役。建国后,萧劲光曾任海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为我国海军现代化建设和国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7. 张云逸
张云逸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和军事指挥员,早年留学苏联,接受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回国后,张云逸积极参与革命活动,参与组织广州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云逸担任红七军军长,转战桂黔边区,创建了革命根据地。抗战时期,张云逸担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开辟了淮南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中,张云逸担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参与指挥淮海战役等重要战役。建国后,张云逸曾任中央军委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为军队建设和国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8. 罗瑞卿
罗瑞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和军事指挥员,早年留学苏联,接受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回国后,罗瑞卿积极参与革命活动,参与组织广州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罗瑞卿担任红一军团政委,协助林彪指挥作战。抗战时期,罗瑞卿担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委,转战晋绥边区,开辟了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中,罗瑞卿担任东北野战军副政委,参与指挥辽沈战役等重要战役。建国后,罗瑞卿曾任公安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9. 王树声
王树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军事指挥员,早年留学苏联,接受了系统的军事教育。回国后,王树声积极参与革命活动,参与组织广州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王树声担任红四军参谋长,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作战。抗战时期,王树声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转战太行山,开辟了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中,王树声担任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司令员,参与指挥渡江战役等重要战役。建国后,王树声曾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10. 许光达
许光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军事指挥员,早年留学苏联,接受了系统的军事教育。回国后,许光达积极参与革命活动,参与组织广州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许光达担任红一军团参谋长,协助林彪指挥作战。抗战时期,许光达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转战太行山,开辟了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中,许光达担任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司令员,参与指挥渡江战役等重要战役。建国后,许光达曾任装甲兵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为我国装甲兵建设和国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代表,他们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和平建设时期都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和高尚的品德风范。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正是有了这些英雄人物的不懈奋斗,才使得我们的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不断迈向新的辉煌。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