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上海家教
当前城市:上海 [切换其它城市] 
sh.eduease.com 家教热线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6939
闁烩偓鍔嶉崺娑㈡儌鐠囪尙绉� | 闁烩偓鍔嶉崺娑樷枖閵娿儱鏂€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上海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上海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400-6789-353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上海家教网 > 小升初资讯 > 语文考试引吐槽:饭后付账称买单答结账算错

语文考试引吐槽:饭后付账称买单答结账算错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13-07-04       去饭店用过餐,应该说的一句话是什么?面对这个问题,结账、算账、买单等是食客们脱口而出的词儿。然而,在郑州市一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试题当中,这几个词究竟用哪个妥帖,引发不小的热议。

  张女士的孩子回答“结账”,被阅卷老师批为错误。班主任老师解释称,正确答案为埋单或买单,试题本意是考查学生观察社会能力,活学活用流行语;而张女士则认为,考题答案呈开放性,过分强调唯一性,压制了孩子的想象力。

  疑惑

  饭后付账叫什么也有标准答案?

  昨天上午,郑州市民张女士来电称,她的孩子在金水区一小学读五年级。几天前,孩子参加语文考试中,一道填空题的题目和答案,让她倍感疑惑。她介绍称,这道填空题是饭后付账叫(),孩子的答案是“结账”,阅卷老师判定为错误。

  学校开家长会时,她私下询问多个孩子获知,孩子们有写“结账、算账”有写“买单、埋单”等,而结果是写买单或埋单的算回答正确。家长会上,老师针对家长们的疑惑,还特意说明了一下这件事。老师态度明确,指出正确答案为埋单或买单,而“结账、算账”答案为错误,“老师没过多解释,就说和正确答案不一样。”张女士说。

  让张女士费解的试题,究竟是怎样的面目呢?昨天,记者见到了这份标识为“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学业水平试卷,五年级语文”的试卷。在第二部分基础知识,“照样子,填写词语”试题中,试卷首先列举了例子:求给方便说(借光),改行经商叫(下海)。4小道测试题分别是:“请人帮忙或让路说()、祝贺人家说()、饭后付账叫()、乘坐出租车叫()。”张女士孩子的答案为:借过、恭喜、结账和打的。除结账错误外,其余答案均对。

  几道考题每题0.5分,由于饭后付账“答错”为“结账”,阅卷老师在一旁标注-0.5分。

  解释

  老师称考题意在考查孩子活用流行词的能力

  “针对这道题,我询问过几个朋友,有说算账的、有说结账也有说买单,各种说法不一,似乎没有统一答案。”张女士介绍称,按照她的理解,这道试题的答案呈开放状态,只要孩子们给出答案紧贴试题,不偏离试题的字面意思,就不应该属答错。学校一味参照标准答案记分,难免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面对学生家长的疑惑和不解,这家小学5年级语文老师李先生受访时称,从这道填空题的字面理解,答案为“结账、算账”等都对,但它的出发点,是“接地气儿”,意在考查学生们观察社会,活学活用当下社会流行语的能力。

  对比这4道题,应该不难看出,它们的答案均为时下常用的词语。李老师强调,像饭后付账叫什么这道题,学生填买单或埋单,均视为正确答案。

  这道填空题,有多少学生填写“买单或埋单”?“答错”的占比有多少?李老师进一步解释称,他们评阅孩子们试卷时,采取的是流水线审阅方法,即一位老师负责一道题,最后由小组负责人审核记分,“没有统计答错的有多少。”

  说法

  教育界人士认为试题设置不够严谨

  针对李老师关于选用“社会流行语”的说法,记者发现,试卷上并没有关于“选用流行语”等特别说明,而家长称,学生也说老师在考试中也没有关于“选用流行语”的特别说明。

  “这道试题,设置得不够严谨!”昨天,郑州市教育界一位资深人士直言,从出题者及试题本身考虑,是想考查孩子们观察社会、体悟生活,但是面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答案,评卷的时候断然采取其中一部分答案为“标准”,的确有待商榷。这是小学生一场很普通的考试,虽然不关乎升学、就业,但是试题折射出单向思维的倾向,值得深思。这位人士称,假如这个试题出现在升学考试中,考生可要求复核,只要答案紧贴试题本身,均应该给予记分。

  张女士认为,出现这样的填空题,也不难看出老师引导孩子们除了储备基本技能外,亦要关注社会、留意当下的生活变迁的用意,把生活以试卷形式呈现,但需要严谨、客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词汇会表达相同的意思。这样一来,出试题尤其需要全面考虑、以免纰漏。”

  征集

  遇到的“神题”拿来晒晒

  采访中,张女士对众人力挺其“较真”非常感动。而对于此类“神题”背后的故事,接受互动调查的网友,亦有话要说。网友“千叶”称,她是名80后青年,读中学的时候,一道关于测算水的试题,伴随多年。尽管多年过去,依然能记起这道题的大致意思。两个粗细不同的管子,向水池内排注水,求多长时间注满或排空水池。“水资源恁宝贵,这样不加制约和限制浪费水资源,太可惜了,导向不对。试题不符合常理。”

  众议

  “神题”遭网友吐槽

  张女士质疑这道试题扼杀孩子想象力,老师解释试题“接地气儿”,意在考查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两者“对立”的说法,听起来都颇有道理。针对此事,网友们是怎么看的呢?昨天下午,记者通过大河报官方QQ征询网友意见,短短一个多小时,有近200位网友参与互动。出乎人意料的是,近九成网友力挺张女士,并直言“神题”折射当下教育体制。

  网友“夕夏”:买单、埋单和结账只是不同区域的叫法,其实都是一个意思。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值得探讨让大家学习。

  网友“荒野”:简直是胡编乱造,误人子弟。我出一题,一人站起身先迈左脚还是右脚。

  网友“船长”:这是教育体制问题,这些问题只是眼下教育体制的一种表现,想解决要从根本入手,单单这件事情较真,没意义。

  网友“良枫之歌”:这题确实不太严谨,生活常识性知识题的答案都比较广义、广泛,回答就会出现多个“合格”答案,所以,老师在批阅时应灵活些,给孩子们一些鼓励,提高学生的灵活性和开创性。

  网友“张杰”:现在都提倡教育改革,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普及,教育呈现开放、创新特点。因此,这道题的答案我认为不具有唯一性,应该从多角度审视与评价,加上语文学科本身的灵活性,所以说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网友“狄仁杰”:从上学起,我们就与正确答案结下不解之缘。做题时,思维直线地去寻求正确答案,而不是发散地去思考所有适合的答案;这样的结果,培养出一代代缺乏独立的思想、胆小怕事、崇尚权威的年轻人。

-更多-

最新教员

  1. 骆教员 上海理工大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2. 刘教员 上海师范大学 生物科学(卓越创新班)
  3. 杨教员 上海交通大学 临床医学
  4. 项教员 东华大学 纺织工程(双学位)
  5. 马教员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 喻教员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7. 姜教员 华东理工大学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工程
  8. 余老师 尚无职称等级 数学
  9. 王教员 华东理工大学 电子信息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