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上海家教
当前城市:上海 [切换其它城市] 
sh.eduease.com 家教热线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6939
閻€劍鍩涢惂璇茬秿 | 閻€劍鍩涘▔銊ュ斀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上海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上海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400-6789-353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上海家教网 > 小升初资讯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3-28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点在世界各国的法治进程中都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宪法更是占据着最核心、最重要的地位。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不仅仅是一纸文本,更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是社会治理的基本遵循,是维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一、宪法作为根本法的特殊地位

(一) 宪法内容的独特性

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法,我国宪法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地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它详细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等最根本的内容。例如:

1. 国体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2. 政体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3. 经济制度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保障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这些规定涵盖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国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社会的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公民的权利保障划定了边界,充分体现了宪法作为根本法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二) 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

宪法作为根本法,其法律效力具有鲜明的最高性特征:

1.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法律是根,其他是枝。"所有的部门法律、法规、规章的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2.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3. 宪法在司法适用中具有最高地位。当普通法律之间出现冲突时,最终的裁决标准都是宪法的规定。

这种最高的法律效力使宪法成为国家法律体系的统帅,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总章程。

(三) 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相较于普通法律具有更加严格的特色:

1. 制定程序的严肃性。宪法的制定需要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专门委员会进行起草,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的反复讨论和充分审议才能产生。

2. 修改程序的严格性。根据宪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这种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保证了宪法内容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体现了国家对根本法的高度重视。

二、宪法作为治国安邦总章程的功能

作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确立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这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三项基本政治制度。

2. 建立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包括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3. 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通过"一切国家机关"的宪法规定,明确划分国家权力的配置,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权力格局。

4.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第二章详细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是宪法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

三、宪法的生命力和权威性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继续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提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宪法意识,努力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做到:

1. 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开展宪法宣誓等形式,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

2. 坚持宪法的正确实施。各级国家机关在进行立法、执法、司法活动时,都必须以宪法为准绳。

3. 加强宪法监督制度建设。通过完善宪法监督机制,保证宪法的有效实施。

只有让宪法真正成为国家治理的基本遵循,成为全体人民的行为准则,宪法的生命力和权威性才能得到根本保障。

四、新时代宪法发展的新要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对宪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1. 完善宪法相关法律体系。建立健全宪法实施的相关配套法律,确保宪法全面准确实施。

2. 强化宪法实施的监督保障。完善宪法监督机制,加强宪法实施情况的检查和监督。

3. 加强宪法理论研究。深化对宪法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为宪法实施提供理论支撑。

4. 增强全民宪法意识。通过多种形式的宪法宣传教育,使宪法真正深入人心。

试题拓展:

判断题: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对吗?

选项: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解析:我国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

多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宪法的根本法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

A. 规定国家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B. 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C. 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

D. 反映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正确选项:A、B、C

解析:D项虽然正确,但反映了宪法的基本特点,而不是根本法的直接表现。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不仅是法律体系的核心,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它不仅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而且明确了国家权力的配置和运行规则,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章程和根本依据。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宪法的最高地位和权威,确保宪法全面准确实施,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更多-

最新教员

  1. 祝教员 苏州大学 计算机技术
  2. 骆教员 上海理工大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3. 刘教员 上海师范大学 生物科学(卓越创新班)
  4. 杨教员 上海交通大学 临床医学
  5. 项教员 东华大学 纺织工程(双学位)
  6. 马教员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 喻教员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8. 姜教员 华东理工大学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工程
  9. 余老师 尚无职称等级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