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如何让孩子对说过的话,做过的决定负责任
家教首页>上海家教 >家长课堂

如何让孩子对说过的话,做过的决定负责任

更新时间:2017-09-24

很多父母很头疼的孩子的一种表现,那就是他们说过的话不算数,做过的决定不努力。当父母发现孩子的承诺变成了谎言,对孩子的殷切希望就变成了恨铁不成钢的愤怒,甚至陷入一种无可奈何的绝望。

 

孩子为何对说过的话不算数,是他们在心底里缺少“负责任”这颗种子。

 

在孩子小的时候,每当他们犯错,很多父母总喜欢问一句:“你还敢不敢了?”,这个时候孩子面对的往往是父母愤怒而扭曲的面容或者随时都可能抡下来的巴掌。他们此时对这个问题,根本不会去思考,也没时间去思考,他们只会下意识地大声乞求:“我再也不敢啦!”。

 

当父母怒气得到了宣泄,对于孩子的教育就算结束了,而此时孩子的责任意识却没有竖立,反而学会了如何应付父母:只要满口答应父母的要求并求饶,就能逃过一劫。

 

很多时候父母的错误教育,让孩子越来越没责任感。



父母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负责。

 

负责作为一种行为或行为倾向,是指个体在身心自由的状况下,经过独立思考和判断后,对其所做出的、满足个人需求和愿望的决定或行为选择承担应有的责任。

 

通俗点讲,对孩子来说,首先这种决定或行为选择是在孩子身心自由的情况下做出的,不是父母强迫孩子做的,也不是父母替孩子选择的。

 

所以当孩子犯错后,父母需要让孩子进行反思,这种反思不能是暴力催化出来的结果,而是孩子经过独立思考和判断后做出的。这个程序本身也说明孩子对自己的选择是负责任的,经过了认真考虑,而不是随便地、想当然地做出的。

 

其次让孩子负责,需要从尊重孩子的决定开始。

 

要让孩子对自己做决定的事情负责,就要给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孩子一般到了两三岁开始吵着自己穿衣服,自己尝试着做一些事情。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听话,或者觉得他们的并不是最好的,往往会把自己的意识强加于孩子,其实就是剥夺了孩子做决定的机会。



很多时候孩子的决定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却是他最负责的。而父母的决定哪怕再好,孩子却是不用为这个选择负责的。

 

最后,孩子的负责感需要从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做起。让孩子养成做家务的习惯,自己对物品整理归类的习惯,自己安排课余生活的习惯都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最新文章
  1. 如何有效地与叛逆期孩子沟通
  2. 如何成为孩子的榜样,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3. 高考英语有听力吗
  4. 书法和画画哪个能提高孩子注意力
  5. 孩子几岁开始有叛逆心理
  6. 女孩沉迷游戏:如何限制游戏时间和内容,保持身心健康
  7. 懂方法的父母成就孩子一生(好家长是这样炼成的启发)
  8. 兄弟姐妹之间的公平待遇与父母陪伴
  9. 别再这样对你的孩子说话了,别把你的孩子越聊越远
  10. 高考心理辅导:专家教你如何有效调节考前心理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复旦大学 交通大学 华东师大 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