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是否要培养超常儿童

是否要培养超常儿童

更新时间:2017-09-19 赵教员

从古代就有仲永的传奇故事,让人广为流传。以至于现代,神童的事例仍然层出不穷。但神童们大多都没有成为国家之栋梁,而是磨灭在社会中默默无闻。殊不知在神童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压抑并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将孩子的童年蒙上不可磨灭的阴影,让这些天才成为了生活中的“怪胎”。在这些阴影之下,究竟该不该向培养超常儿童的目标而努力下去,成为了一大争论。


一、超常儿童的衰落


(一)超常儿童的定义


我国现在对超常儿童的定义为智力发展明显超过同龄一般发展水平或有某种特殊才能的儿童。超常儿童也称天才儿童、神童。而超常儿童主要又有两种含义,分别是经过教育而在某方面优于同龄人;没有经过特殊教育或同等教育条件下,某县方面明显优于同龄人的儿童。古代神童有曹冲、甘罗等人,现代有广为人知的第一届少年科技班宁铂、谢彦波等人。


(二)部分超常儿童的现状


1. 宁铂:从少年班神童到云海法师


宁铂曾经说:“自己是时代需求的产物,如果青春可以重来,他决不会再读少年班。”宁铂在2岁半时会背30多首毛泽东诗词,3岁时能数100个数,4岁学会400多个汉字。他翻阅中医书,很快就会开药方;翻看围棋书,没多久就能与大人对弈,还能授三五子;他看唐诗宋词,即能吟诗作对。从1978年入校到2004年元旦后离开科大,25年里宁铂做过许多次“离开”的挣扎,无一成功。他必须服从人们安排好了的事,父母、师长、学校、国家,满足媒体围观一位神童的嗜好,譬如他的“七步成诗”;他必须压抑16岁甚至更早即已到来的青春期的骚动,不能说,也无处求教,因为他是宁铂;他还必须无数次与“分数不理想”的现实搏斗,他确实聪明过人,但他的分数与神话不符,这让有些人觉得“宁铂已经不行了”。当时和同一批少年班的天才神童一样,没有权利选择自己最爱的天文学系,反而被安排就读理论物理,身心无法调适,这对宁铂的未来产生了极大影响。以至于最后,身心受挫的宁铂决定皈依佛祖,找寻心灵上的慰藉。


2. 谢彦波:被认定为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


只有小学毕业文凭的谢彦波,参加湖南医学院子弟中学高二年级的数学竞赛,获得了第二名。参加长沙市高中生数理化竞赛,又获得了好成绩。中国科技大学派专人来对他进行面试,结果发现他的数学相当于大学一年级水平,其他各门功课也都达到高中毕业水平。科大录取他进了少年班。但是入班后,随即出现的人际交往、语言交流都成为了一大问题。“人际关系这一课,心理健康这一课,整个班级的孩子都落下了,他的问题就尤其严重。”汪惠迪老师说,“他们在上学时没能养成好的心态,没有平常心。这种缺陷不是一时的,而是终生的。”最终,被称为“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的谢彦波结束了往日对物理学的梦想,做起了一名老师。


由于他们的聪明,被外界施加了太对太多的压力,从而心理扭曲,一个个天才就这这样被扼杀,我国的超常儿童教育弊端可见一斑。


(三)衰落原因


我国从1978年在中国科技大学成立第一个少年班开始,超常儿童教育的发展到如今已经有了30余年的历史。当前国际上针对超常儿童的教育主要是“加速式教育”和“丰富式教育”两种模式。  30年来,我国运用“加速式教育”对超常儿童进行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速成了一批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并且我们也必须重新审视我国对超常儿童的教育培养。从事例中也可以看出,主要问题总结有:1.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政府保障超常儿童的教育进程和科学方案。2.师资力量无法得到相对应的保障。3.在超常儿童的培养过程中,家长大多带有功利化的表现,关注的目标方向往往过于偏激化、商业化,4.媒体的曝光和实时报道增加儿童负担和压力。在这些问题的打压之下,超常儿童丧失了生活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每天忍受世俗的困扰与精神的压力,成为生活无法自理,没有基本生活常识的“怪胎”,又如何能够成为天才,又如何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单看宁铂和谢彦波的例子来看,超常儿童被发现后,就被强制进行“加速式教育”模式,学习强度难度双面提升,往往忽视了除学习以外的教育板块,造成孩子对社交、情感管理、生活能力、基本常识的缺失。让孩子成为一台学习机器,没有独立创新思考的能力,更摒弃了独立生活的基本技能,没有内涵和底蕴,只留有外部的空壳,让孩子身心受疲,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严重者还会造成心理疾病的困扰,害人害己。超常儿童在家长、老师、社会的打压下,不堪重负,渐渐泯灭于尘世之间。


二、 是否应该培养超常儿童


(一)任何超常儿童都需要科学的教育维持其发展


就个人观点而看,超常儿童是需要培养的,但不是盲目培养,即需要科学的教育。超常儿童必然和同年龄阶段的一般儿童有不同,他们在某一个或是某一些技能、智力方面超出同龄人。若是将其放任不管,不加以强化和锻炼,或许随着年龄增长会慢慢消失。所以应当去发现并且正确培养超常儿童的能力。《学前教育学》书中也提到,超常儿童的两种来源 ,一是主要得力于后天的教育;二是来自先天的禀赋。但即使是有天赋,后天的教育也十分重要。用科学、严谨、循序渐进的教育手段,才能避免儿童天赋的泯灭,让儿童在教育中不断发展,成才成长。


(二)是否需要朝着培养超常儿童的目标而努力


一般来说,先天的天赋并不能带领儿童走向未来的成功,只有教育得当、循序渐进的成长才能引领孩子走向成功之路。但是我国对超常儿童的培育方案并没有制定完善,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也不断阻碍科学教育体系的完善。所以,我们需要朝着培养常超儿童的目标而努力。但我们努力的方向是如何去完善超常儿童的科学教育体制和方针,而不是家长一味将超常儿童送入少年班、奥数班中,扼杀儿童天性和自由,在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环境下培养孩子而努力。换言之 ,所谓“朝着培养超常儿童的目标而努力”,指的是让教育走在孩子的前面,而不是后面。


三、 超常人才的科学培养方案


(一) 人才需要什么


1.拥有一双发现才能的眼睛


发现自己的最佳才能。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自幼喜爱条件下的“水道渠成”式。志向朦胧条件下的“层层剥笋"式。情绪激动条件下的“忽然发现”式。社会调节条件下的“多次碰撞”式。只有发现自己的才能,才能去强化。依据自己的才能,集中目标、科学学习,才能将自我潜力发挥到无穷。


2.勤奋使人进步,学习离不开勤奋


鲁迅说过:“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呈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的人,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当年数学家华罗庚有两句诗来表达这条规律:“勤能补拙是量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在短暂的三十六年生命历程中,写下十七部歌剧、五十部交唱曲和大量乐曲。人们赞美他才华过人,殊不知这辉煌的成绩乃是艰辛的努力铸成的。莫扎特走路哼着乐曲,听音乐也在想着自己的乐曲。中国古代著名狂草书法家怀素笔下龙飞凤舞,世人誉为“狂素"。其传记说,怀素狂放不羁,酒酣即挥毫畅志,遇寺墙、里壁、衣裳、器皿无不书之。因为家贫无纸,就种了万株芭蕉,在芭蕉叶子上练笔。可见他的成功,也离不开勤奋。只有通过勤奋地学习,在一点一滴中获得收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勤奋是成才路上不可缺少的特质。


3.实践出真知


人才的培养、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遵循规律则事半功倍,违背科学则事倍功半。什么是人才成长规律?就是人才成长过程中带有普遍性的客观必然要求。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这是人才成长最根本、最管用的规律。才能是在实践中增长的,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认识。在实践过程中,即使暂时停顿,能力也会在潜意识里进展和增长。歌德说,对自己才能认识得最准确的是画师。所以,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在实践中,能夯实基础。正确认识知识并运用实际,才是真正掌握知识。


(二) 对超常儿童可采用的教育措施


1.根据幼儿能力和兴趣进行学习


让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学习,能更有效率地提升幼儿的知识储备,增强幼儿在某一领域的卓越发展,寓教于乐,让孩子充满学习的乐趣,爱上学习,不断思考,促进成才道路。不逼迫、强制的学习更利于孩子的天性。


2.给幼儿提供一位专业的导师


每一个天才孩子都与众不同,都需要专门的并且专业的导师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训练,也要在课程安排上相应调整,才能切合孩子的思维模式。许多家长为孩子寻找不同的导师,参差不齐的能力和授课风格让孩子无法适应教学环境,反而起到反作用。


3.提供挑战性的阅读资料,适当交流


超常儿童与同龄阶段的普通幼儿不同,在某一领域上有更多的见解,接受相应的知识也更为迅速,对知识的运用也更加灵活多变。所以要适当为幼儿增加挑战性的资料,不断强化和刺激这种才能,增加幼儿对知识的渴望性和挑战性,从而避免幼儿对简单题目产生厌倦感和骄傲感。


4.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其实不仅是超常儿童,普通孩子都必须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才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学习中。超常儿童也是如此。但如今媒体报道活跃,严重破坏了超常儿童的学习环境,让其备感监视和流言蜚语的打扰,增加幼儿的负担,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所以,减少媒体曝光率,回归自然平静,让超常儿童享受普通孩子的生活,才能有助于学习和生活。


结语


如今超常儿童的培养尚未完善,我们必须重视这一类幼儿人群的教育发展,端正社会对超常儿童的认识,积极参与培养超常儿童的工作才是现在的当务之急。只有教育政策落实,才能保障超常儿童的发展,一同建设祖国的美好未来。